7月,市民需要重点预防新冠肺炎,需要预防季节性流感、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还需警惕水产品(特别是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工厂、企业等集体单位、人流量大且密集的交通工具、酒吧、电影院、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等人群密集且密闭的公共场所需重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及托幼机构需重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
全国疫情总体趋缓,澳门出现本地暴发疫情,香港本土疫情6月以来出现反弹,持续升温。深圳市本次疫情在香港疫情反弹的背景下出现,呈现多点多源、链条短、疫情输入隐匿等特点,疫情防控仍不容松懈,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市民应提高警惕,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务必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加强个人健康监测。
1.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主动关注疫情防控权威资讯,自觉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做到勤洗手、科学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文明用餐、遵守“一米线”、常通风等。切实做好“防疫三件套”,也就是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保持个人卫生,特别是戴口罩、勤洗手要自觉固化为个人生活习惯、健康生活行为标配。同时,减少开展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公共场所活动。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主动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配合落实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医学隔离观察、新冠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等工作,如实主动回答相关问询,自觉做到不隐瞒、不回避、不拒绝,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3.继续加强个人健康监测。坚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密切注意个人及家人身体状况,如有发热、咳嗽、味觉或嗅觉丧失等不适症状,第一时间前往我市定点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请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好口罩,如实向接诊医生告知个人旅居史等相关情况。
工厂、学校、企事业等集体单位、医院、车站、密闭公共场所、农贸市场等为重点防控场所,要按照相关工作指引要求,落实健康监测、重点地区人员筛查、分区分类管理、环境通风消毒、人群分流管控和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随着中/高考结束以及暑假的到来,市民若计划在假期出游,要保持警惕,在做足个人防护情况下安全游玩,若旅途中出现发热、咳嗽、味觉或嗅觉丧失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此外,各位市民可以进入“佛山疾控”微信菜单栏点击疫情防控,及时了解更多的防控知识!
季节性流感
目前,我市处于夏季季节性流感流行期。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出现暴发疫情的风险较高,为重点防控场所;要做好环境通风消毒和接种流感疫苗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疑似流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及疾控部门。市民要提高防病和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勤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尽量少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若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尽量居家休息,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突发高热、皮疹和头、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7月,我市高温、多雨天气频繁,蚊虫活动活跃,市民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要“翻盘倒罐清积水”,及时清除居家(花瓶、盆栽托盘)和周边环境(储水容器、闲置器皿)的积水等蚊虫孳生地。此外市民还要做好防蚊措施,例如挂蚊帐、装纱窗、喷洒防蚊水等。如出现突发高热、皮疹,头、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应马上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并配合隔离治疗。
小龙虾,怎么吃才安全?
小龙虾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淡水虾之一,环境适应性较强,杂食且生长速度较快,抗病性较好,可耐受污染的水质环境。但其实小龙虾的蛋白含量约为18.9%,脂肪含量约为1.1%,糖类含量约为1.0%,属于高优质蛋白食物,且富含碘、硒、锌等营养素,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和其他常见淡水虾一样,属于营养丰富的食物。
6-8三个月是龙虾长得最为强壮的时候,也是最好吃的时候,但是在满足食客味觉享受的同时,因为食用小龙虾所带来的一些健康隐患也应该引起重视:
一、为什么吃小龙虾容易腹泻 ?
① 小龙虾没熟透
可能是餐馆为了提高翻台率,或是食客追求鲜嫩,小龙虾没烧熟,其中的细菌未被高温杀死,于是发生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② 小龙虾变质
小龙虾不新鲜或死后变质了,但一些黑心商贩却还在卖。
③ 配料、油、就餐环境不好
大家都知道,一道麻辣小龙虾,用到的油和配料可不少。而街边大排档,可能会用地沟油、不新鲜的配料,加上餐具不干净、就餐环境也十分堪忧。
二、小龙虾有重金属不能吃?
小龙虾以水草、藻类、水生昆虫为食,这些食物中能够携带的重金属含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小龙虾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随着小龙虾不断生长和脱壳,重金属会被移出体外,所以肉里的重金属量未必会超标。有不少相关实验对小龙虾含有的铅、镉、铬、砷、汞五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此外,一旦受到重金属污染,小龙虾会生长缓慢、外壳变异,直接影响外观及市售。因此,养殖者也会主动避免污染,采取人工淡水养殖。
三、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症
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原因非常复杂,有机械性肌肉损伤、药物及毒物、代谢异常、病毒或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确切的中毒因子尚不明确,不过,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致病因素或为某种未知的耐热毒素,很大可能是类似于海洋岩沙海葵毒素的一种毒素。小龙虾、水牛鱼等淡水生物通过在特定水域进食特定的有毒物质导致毒素蓄积。
目前,关于横纹肌溶解症与小龙虾的可以确认的事实有:
1.吃小龙虾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但引发病症的并非小龙虾本身的成分,而是生长在某些水域的小龙虾富集其他生物产生的一种毒素。
2.小龙虾不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唯一食物。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涉及到进食煮熟的水产品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鱼类或贝类,包括江霓、鳝鱼、梭鱼、水牛鱼尤其是大口胭脂鱼、大西洋鲑鱼、淡水唱鱼等。这些水产品共同的特点是生活在沿海泻湖水域的淡水鱼贝类。
3.烹饪不能避免吃小龙虾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目前致病因素尚未最终确定,但可以确认的是,致病因素是一种对热稳定、溶解于正己烷的非核性毒素,并非活的致病微生物。事实上,所有病例都是进食经煮熟的水产品后发病,因此,烹饪并不能避免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
4.由于尚未能确定致病毒素,自然也缺乏检测和鉴定毒素的办法。
四、怎么避免吃小龙虾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
吃小龙虾确实有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危险,不吃是最好。可是美味的诱惑实在太大,那就尽量把危险降低吧。
1.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危害可轻可重。如及时治疗,一般很快就可以恢复,不会有太严重后果。如果较重,也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不过,从目前收集到的病例来看,多数病人经过诊断,2-3天就会恢复如初,症状轻者甚至可不治而愈,也无需闻之色变。因此,凡进食小龙虾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2.最好购买人工养殖的小龙虾,不要进食感官异常的小龙虾;小龙虾蛋白质含量高,而蛋白质腐败后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很大损害,因此不要进食“隔餐"小龙虾;不要过量食用小龙虾。
3.有横纹肌溶解征病史的不宜再食用小龙虾;在食用小龙虾期间,应该注意避免其他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如酗酒、过量运动、服用敏感药物等;既往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比如容易皮肤过敏、患过敏性鼻炎、哮喘等也要慎吃,最好不吃。
五、小龙虾,应该怎么吃?
(一)购买需谨慎
购买小龙虾时,尽量选择合法人工养殖场售卖的小龙虾,不要为了贪图便宜购买不明出处的小龙虾。
(二)清洗要细致
买回小龙虾之后,建议先放在清水中,让其吐净身体中的泥沙和其他杂质。清洗小龙虾,先将鳃、细爪剪掉,然后将虾体背上的黑色肠线抽掉,用小刷子将虾壳刷洗干净。
(三)拒绝“半生不熟”
烹调小龙虾时,温度一定要达到100℃,并且持续加热30分钟以上使其完全熟透。如果小龙虾是在冰箱中冷藏保存,更要适当延长加热时间,这样才能熟透。
(四)选择靠谱的餐厅食用
大多数人吃小龙虾都会选择“外食”,建议选择信誉较好的大中型餐厅,对于大排档、路边小餐馆而言,卫生情况、食品安全难以保证。
(五) 适量食用
吃小龙虾应注意“适量”,每周食用最好不超过2次,不要因为过度食用给身体带来负担。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408号